每一口飲料可能都在傷害心臟,一個簡單動作就能避免
原創(chuàng) 騰訊醫(yī)典
早上,喝一袋早餐店里最常見的袋裝豆?jié){。
平時喝水,擔(dān)心自來水里雜質(zhì)多,不干凈,選擇喝飲水機(jī)里的水,或者喝瓶裝水。
想喝飲料了,點(diǎn)一份奶茶或者買一瓶可樂。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喝的每一口水或者飲料,似乎都離不開這個物質(zhì)——塑料。
現(xiàn)如今,塑料不僅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進(jìn)一步,它可能已經(jīng)悄悄地入駐到我們的身體之中!而它的危害可能遠(yuǎn)比我們想象中更嚴(yán)重......


最近,一項(xiàng)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xué)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我們平時飲用水中,每升瓶裝水中約含有24萬個可檢出的微納塑料顆粒[1]!
研究人員采用了最新的光學(xué)顯微成像方法,檢測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瓶裝水或者桶裝水中微塑料,包括納米塑料的存在。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其中小于1微米(0.001毫米)的顆粒稱為納米塑料,納米塑料甚至可以穿過人體細(xì)胞膜[2]!
該研究發(fā)現(xiàn),每升瓶裝水中發(fā)現(xiàn)的約24萬個塑料微粒中,90%是尺寸更小、危害更大的納米塑料!
那么,實(shí)際進(jìn)入我們身體的微塑料有多少呢?
據(jù)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估算,我們平均每周吃進(jìn)身體的塑料約為5克,這重量相當(dāng)于一張銀行卡[3]。
而我們攝入微塑料的主要來源之一,毫無疑問,就是喝水(其他來源依次為貝類、啤酒和食鹽)。


很多人覺得,我們用塑料那么多年了,好像對身體沒啥影響。
確實(shí),我們吃進(jìn)去的大部分微塑料都可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但是還是有小部分微塑料會殘留在我們體內(nèi)。
目前,已經(jīng)在多個人體器官中發(fā)現(xiàn)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我們的大腦、心臟、肺臟、以及胃腸道等等[4,5,6]。
而一項(xiàng)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微塑料可能正在損害我們的心血管!

這項(xiàng)研究分析了304位接受過頸動脈內(nèi)膜剝脫術(shù)的患者,對他們手術(shù)切除的頸動脈斑塊進(jìn)行檢測[7]。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50名患者(58.4%)的頸動脈斑塊中檢測到聚乙烯顆粒,其中平均每毫克斑塊組織中約有21.7微克;31名患者 (12.1%) 測量出聚氯乙烯顆粒,平均每毫克斑塊組織中約含5.2微克。(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是日用塑料的常見類型)
而對這些患者的長期跟蹤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斑塊組織中微塑料含量越多的人,他們的預(yù)后情況往往越差。

在34個月的隨訪期間,相比于頸動脈斑塊中沒有檢測到微塑料的患者,頸動脈斑塊中檢出微塑料的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卒中或者全因死亡風(fēng)險增高了353%!
當(dāng)然,這個研究只是觀察性研究,揭示的是微塑料與心臟危害有關(guān),不能證實(shí)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但也足夠警示我們,微塑料與健康損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雖說微塑料可能對我們?nèi)梭w有一定影響,但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完全避開塑料顯然是不太可能。
不過,能盡量少攝入微塑料,總歸有益無害。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減少攝入水中的微塑料嗎?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簡單!
那就是,把水燒開了再喝。

我國的一項(xiàng)研究發(fā)現(xiàn),燒開后的自來水,其中的微塑料含量會大大下降,而且水溫越高,效果越好,水越硬(所含鈣和鎂的量高),去除微塑料的效果也越好[8]。
你肯定在想:什么?就那么簡單嗎?為什么把水燒開就能去除微塑料呢?
這其中的原理和我們燒水時常見的“水垢”密切相關(guān)。
水中的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微塑料,在沸騰后可以與自來水中的碳酸鈣 (CaCO3) 結(jié)垢發(fā)生共沉淀。簡單來說,就是微塑料被水垢包裹住一起沉淀了下去。

因此,燒開后的水,微塑料含量會大大降低。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煮沸對顆粒直徑更小的納米微塑料更有效果。
這么看來,多喝熱水的好處又多了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已經(jīng)燒開的水,就別再倒入塑料容器里,還有喝的時候取上方的水最好。

平時,盡量少接觸微塑料和納米塑料,我們可以:
1.少用微波爐加熱盛有食物和飲料的塑料容器;
2.少用塑料制品包裝和儲存食物(尤其滾燙的食物);

3.少用塑料餐具(常見替代品:瓷碗、玻璃和金屬飯盒等);
4.用完的塑料制品不要亂扔,做好垃圾分類。
一般來說,正規(guī)的塑料制品上面都會有一個三角形的小編號:

任何編號都是可以用的,只是不同編號代表著不同的塑料制品屬性[9]。
在需要使用塑料來加熱食物的情況下,可以注意選擇PP(標(biāo)號5)和PC(屬于標(biāo)號7),這兩種材質(zhì)的塑料可在120℃的高溫中使用,可以盛放熱水,也可以用微波爐加熱。
當(dāng)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好還是有意識地少用塑料,既為環(huán)保做貢獻(xiàn),還對自己健康好,何樂而不為呢~
審核專家:蔡婧
復(fù)旦大學(xué)公共衛(wèi)生學(xué)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學(xué)教研室副教授
參考文獻(xiàn)
1. Qian, Naixin, et al. "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3 (2024): e2300582121.
2. A J G , B A T H , C M B ,et al.Current opinion: What is a nanoplastic?[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235:1030-1034.DOI:10.1016/j.envpol.2018.01.024.
3. https://assets.wwf.org.au/image/upload/v1/website-media/resources/pub-no-plastic-in-nature-assessing-plastic-ingestion-from-nature-to-people-jun19?_a=ATO2Ba20
4. Zhiyong Liu et al.,Anionic nanoplastic contaminants promote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α-synuclein aggregation.Sci. Adv.9,eadi8716(2023).DOI:10.1126/sciadv.adi8716
5. 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 (30): 10911. 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7179
6. Yan Z , Liu Y , Zhang T ,et al.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eces Reveal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ecal Microplastic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us[J]. 2021.
7. Marfella, Raffaele, et al.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90.10 (2024): 900-910.
8. Yu, Zimin, et al. "Drinking Boiled Tap Water Reduces Human Intake of Nano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2024).
9. 付露瑩, 王銳, 張有林. 食品包裝材料研究進(jìn)展[J]. 包裝與食品機(jī)械, 2018, 36(1): 51-56.
*騰訊醫(yī)典內(nèi)容團(tuán)隊(duì)出品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標(biāo)題:《每一口飲料可能都在傷害心臟,一個簡單動作就能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