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監(jiān)管局:兩家信托公司不動產信托登記同步成功落地

6月9日,澎湃新聞從上海金融監(jiān)管局獲悉,上海信托、愛建信托各有不動產信托登記案例當日在上海同步成功落地,標志著我國不動產信托運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到家庭財富定向傳承、銀發(fā)老人特殊需要等普惠金融領域,再次展現了信托服務民生需求的獨特價值。
不久前,5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辦、上海金融監(jiān)管局等六部門印發(fā)《關于開展不動產信托登記試點的通知》,通過構建“多場景覆蓋+全流程閉環(huán)+多部門協同”的創(chuàng)新體系,旨在破解不動產作為信托財產確權難這一核心問題,推動信托行業(yè)回歸本源,有效打通不動產信托財產管理的全鏈條堵點。
據了解,上海信托案例聚焦都市大眾家庭服務場景,滿足了普通家庭財富傳承和品質養(yǎng)老需求。該案例委托人為一位中年白領女士,將名下的一套商辦房屋作為信托財產,并追加現金資產,通過該房屋的出租獲取穩(wěn)定的現金流,用于補充其母親養(yǎng)老金,保障晚年生活;待其子女成年后,該房屋不動產定向傳承于子女,作為子女個人財產。該案例通過信托機制資產隔離和他益分配的獨特功能,實現委托人家庭提升養(yǎng)老品質、不動產定向傳承和婚前財產獨立等綜合需求,為全國首單“不動產+現金”混合財產形式的家庭服務信托,為大眾家庭財富管理和傳承一攬子服務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信托參考模式。
愛建信托案例則以獨居老人綜合化需求為服務場景,滿足了高齡獨居老人養(yǎng)老及財富定向傳承需求。該案例委托人為一位年近八旬的離異獨居老人,膝下無子女,其日常生活主要由侄子照料,老人將名下唯一的住房托付給信托公司,住房租金作為退休金的額外補貼,助其安心養(yǎng)老,信托他益的功能也能滿足其百年之后將房產定向傳承給侄子的心愿。該案例中老人生前仍保有房屋的運用、處置及收益權,身后確保傳承意愿精準落地,實現了對老人資產價值和情感價值的雙重守護,是上海轄內首單以不動產為信托財產的特殊需要服務信托。
上海金融監(jiān)管局表示,上海市兩單不動產信托登記試點案例的同步成功落地,是政府部門、監(jiān)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緊密圍繞人民群眾實際需求推進信托業(yè)高質量轉型的新實踐、新成果。兩案例中,委托人既有中青年群體,也有高齡老人,體現了信托機制適應不同年齡人群差異化需求的靈活性;委托房產類型既有居住房屋,也有商辦房屋,體現了上海不動產信托登記試點工作對涉及房屋類型“多場景覆蓋”的不同嘗試;委托人設立信托的目的,進一步拓展到獨居養(yǎng)老、房產定向傳承、財產隔離等多個場景,展現了不動產信托模式服務民生需求的巨大空間和潛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標題:《上海金融監(jiān)管局:兩家信托公司不動產信托登記同步成功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