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再讓“無證舞蹈培訓”傷害孩子

一本“藝術研究員”證書只要300元;一張高級舞蹈師證件僅需800元,提交身份證正反面即可辦理……據(jù)總臺《財經調查》報道,眼下市場里的一些教培機構包裝成了“舞蹈工作室”,而這些假舞蹈培訓機構里,充斥著無教師資格證的假舞蹈老師,已經導致多名學習舞蹈的兒童傷殘。
換個招牌搞教培,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也因此,日常管理不能局限于“關鍵詞監(jiān)控”。以“舞蹈工作室”等名稱從事少兒舞蹈培訓;經營范圍雖標注“文藝創(chuàng)作”“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卻均未包含“教育培訓”“舞蹈培訓”等許可項目……對這些混淆手法、逃避動作,也應該更加敏銳地識別、核驗。
從報道來看,機構無資質可以掛靠,師資證明可以買賣,演出比賽、考級證書也可以隨意“安排”,這儼然就是一條閉合的造假產業(yè)鏈。而在某些網(wǎng)絡平臺上,則出現(xiàn)了教唆規(guī)避資質審批、逃避監(jiān)管的“教程”。從招攬業(yè)務到培訓,再到考級、頒發(fā)證書,這當中的每一環(huán)都要有假必打、有責必究。
報道里有個細節(jié),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直言,只要通過他辦理考級的相關業(yè)務,既不用擔心孩子水平不夠拿不到證,也不必擔心資質問題,更不用考慮監(jiān)管部門的檢查,他都能擺平。這“三個不擔心”,實在讓人擔心,其究竟是如何“手眼通天”的?有必要徹查清楚,斬斷相關利益輸送鏈條。
沒有辦學許可證的培訓機構進行教育培訓活動,屬于非法經營。不僅可能面臨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處罰,情節(jié)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的,還可能構成犯罪。如報道提及,多名學習舞蹈的少年兒童傷殘,對相關教培機構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都不能放過。
眼下,有關管理部門可以順藤摸瓜,將媒體報道中提及的違法違規(guī)機構及其負責人一一查處。而從長期來看,也要重建兒童舞蹈培訓市場乃至各類興趣特長培訓市場的生態(tài)。這首先就需要把好各種“證件關”,建立嚴密、靈敏、便捷的管理制度,無論機構還是從業(yè)者,資質都應清晰可查、明確可驗。
值得一提的是,報道還稱,有些家長的要求僅僅是能拿到考級證書,并不在意培訓機構是否有資質、是否合規(guī)備案,這讓后者有恃無恐。這也提醒廣大家長,不能為了一紙沒有多少含金量的考級證書,就將孩子置于安全隱患之中。合法合規(guī)、貨真價實,不僅意味著可靠的專業(yè)性,也意味著安全性的底線。
涉及孩子的身心健康,絕無小事。須知,當孩子們在這類虛假培訓中成長,不僅身體有被損傷的風險,對其世界觀、人生觀的塑造,恐怕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不小的影響。
塑料樹上結不出真果實。處處造假的所謂培訓機構,也難以培養(yǎng)孩子的技能和情操,只會耽誤孩子、誤導孩子。別再讓“無證培訓”傷害孩子了!
轉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標題:《【社論】別再讓“無證舞蹈培訓”傷害孩子》
